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健康】可以天天吃的中药,你想到是什么了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有什么中药有如此大的魅力,会让你天天都吃呢?反正小编是一顿不吃,顿顿想念,一天不吃,整个人精神劲都不好了,感觉身体被掏空……


人间烟火——大米

 ,中国人最常食用的主食,它非常平凡,平凡到在食品菜肴日益丰富的今天,似乎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食品,人们已经失去了对大米、对白米饭的渴求。现在的“吃货”们,整天嚷嚷着吃肉,从没听过谁嚷嚷着要吃白米饭。但是,即便如此,谁又能离得开它呢?


中国人对大米的感情,是渗透在骨子里的。曾经,白花花的大米,象征着财富,象征着幸福。


中国人种植水稻,食用大米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七千年前,中国的先民就已经人工种植水稻了,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了最早的人工培育水稻。可以说,中华民族繁衍生生不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大米功不可没。作为中华文明孕育出的中国传统医学,中医对于大米,有比较独特而深入的认识。

大米,又称稻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可分为籼米、粳米、糯米三种。

籼米米粒细长,类椭圆形。粳米米粒较籼米短,呈椭圆形。根据收获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早、晚两种,有些地区也分为早、中、晚三种。我们常吃的以粳米、籼米为主。而糯米呈乳白色,也有半透明色,粘性较大,可分为籼性糯和粳性糯两种。

粳米

 

籼米


中医认为大米性味甘平,功能补中益气,益血生津,填髓生肌,为人生之至宝。这里的大米指籼米和粳米。古人认为籼米宜煮饭而食,粳米宜煮粥而食。因为籼米煮饭较粳米耐饥,而籼米煮粥则粘而稠,不若粳米爽滑。古人体力劳动繁重,故食用籼米可扛饿。而粳米煮粥而食,养胃颇佳。


现代研究表明,大米中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丰富的B族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物质。现代的人,通常以为大米越白越好,所以精白米很受欢迎,另有一种带有种皮的大米,称为糙米,口感较差,不受欢迎。


其实在白米和谷壳之间有一层表皮,这一层表皮极富营养,但经过机器碾磨已经丢失,十分可惜。

 

糯    性味甘温,补肺气,充胃津,暖水脏。为补脾胃,益肺气之谷。但糯米性粘滞难化,不可多食,《神农本草经》认为糯米“主温中,令人多热,大便坚”,因此,儿童、病人、老人、脾胃虚弱之人,都应少食。

 

糯米


红     粳米和糯米中有一种色红如胭脂者,名为红米。中医认为红米色赤入血,米又补脾胃,脾胃又为血液生化之源,故为补血之妙品,极为珍贵。红米以常熟、太仓两地所产者最为有名。从前,江浙妇女在产后有血崩或者虚弱无力时,常食用红米粥作为补养之品。

 

香 米   又叫香珠米,国内比较少见。其味甘,质软,其气香甜,功效开胃益中,滑涩补精,煮粥而食,香美异常,尤能醒胃。

 

大米不仅是补养之品,中医也将其入药治病。

 粳米   味甘、苦、平,无毒。主益气,止烦,止泄。《伤寒论》中运用较多,如白虎汤中用粳米益气除烦,桃花汤加粳米止泄,桂枝汤服后啜热稀粥养胃气以助汗解表。如果感受风寒,表现为发热怕冷,无汗,可以用葱姜煮热稀粥一碗,吃完盖被捂汗,汗出则热退。


米泔水   以前妇女多用米泔水洗脸,认为米泔水可以美白。中医认为第二次淘清的米泔水可以入药,功能清热止烦渴。对于糖尿病以烦渴为主的病人,用此代茶尤为合适,但亦不可恣意狂饮。


炒米   有些地方将大米放入锅中干炒,炒至焦黄色,当做零食食用。中医认为炒米香燥助火,多吃则伤津液。但对于中寒泄泻之人,炒米煮粥,食之甚佳。对于脾虚泄泻之人,将糯米炒黄,磨粉,加白砂糖调服,食之尤良。


陈仓米   粳米储藏多年即为陈仓米,功能补五脏,调肠胃,利小便,止渴除热。多用于泄泻、痢疾等病。既有煮汁养胃之功,又有祛湿除烦之力。


谷芽   又叫稻芽,味甘,气温,无毒。具有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


糯稻根   性味甘平,功能养阴除热,止汗。用于阴虚发热,自汗盗汗,肝炎等。


一味普通常见的食材,加以合理利用便可成为一副好药,中医药食同源的特点也正是中医的博大精深之处!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