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中国人出国在外国买中药 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 被外国人打回来抢市场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還以為海淘族的掃貨清單只是奢侈品、化妝品這些?如今,越來越多的海淘族不惜大費周折從國外買回各種“洋中藥”。

百思不得其解的是,中醫藥是咱老祖宗幾千年傳下來的瑰寶,為啥國人要舍近求遠從國外買?這裡頭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洋中藥”為啥成了搶手貨?

“洋中藥”是個啥來頭?其實就是外國進口中國中藥材然后制成的“漢方製劑”。挂了個“洋”頭,它們的價格可是不馬虎,來看看這些例子:

每斤幾塊錢的銀杏葉,德國企業收購後研發制成降低膽固醇的藥品,價格翻了幾百倍;

中國古方“六神丸”,被日本企業改造開發出了“救心丹”,每年竟然能夠銷售一億多美元……

日本產“救心丹”

雖然價格是國內同類產品的好多倍,但這絲毫沒有打消國人購買的熱情。小僑隨便在網上一搜,國人“買買買”的新聞實在不少:





一份數據顯示,在除中國外的國際中藥市場,日本、韓國的市場份額已佔到90%,而中國僅僅只有5%,甚至在國內市場,“洋中藥”也開始攻城略地。



看到這些信息,編輯很不服氣,“洋中藥”賣得這麼火,憑啥?咱們來看看日本的情況:

早在1967年,日本政府修改健康保險法,將59種中藥正式列入臨床應用的藥品當中,從此“漢方藥”漸漸普及,目前得到日本健康保險承認的中藥已有217種。



為確保品質,日本漢方藥企從原料生藥開始,一直到最終形成制劑都實行嚴格的品質管理。制劑生產機械化、自動化和科學的管理體系使日本漢方制劑生產達到一流水平。

日本制藥企業也通過不斷創新吸引消費者。最近,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小林制藥正在加快開發迎合中國游客需求的藥品和化妝品,希望創造新的“神藥”。



其實吧,藥品這東西,關乎人的健康甚至生命,沒有人敢馬虎對待。“洋中藥”能夠被國人如此信賴,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藥效好、質量高。

中國古方肥了外人田,可惜!

很多國外被熱捧的“漢方藥”,用的都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古方。

比如,日本這款治療兒童感冒的“獨龍散”備受歡迎,主要成分是地龍、荊芥穗、甘草、角刺,這個方子來自宋代的《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小兒衛生總微論方》

小青龍湯、葛根湯、小柴胡湯、大柴胡湯……在國外熱銷的古方中成藥還有很多很多。韓國保健衛生部規定,11種古典醫書裡的處方,無須做臨床等各種試驗,藥廠直接生產。日本厚生省批准使用中國《傷寒雜病論》的210個古方生產漢方藥,在國際市場佔有率達80%以上。



在國外倍受青睞的中國古方,想要在中國上市卻不是那麼容易。為啥?審批難。

根據規定,按古方生產成藥需按照中藥注冊分類6.1類中藥復方制劑申報注冊。而研發周期長、技術風險大、政策風險逐年提高等是新藥審批遭遇的幾大攔路虎。

對此,有業內專家認為,經典名方經過上千年的傳承,其療效是經過長期的臨床實踐獲得。建議在藥物評審時要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在藥物審批時可以分類管理:無毒的中藥直接授予生產許可;含毒中藥的藥方,進行安全性評價,獲批后再生產;創新藥直接走新藥的審批流程。

中藥當自強!

“洋中藥”如此攻城略地,該怎麼辦?自然是找准問題,攻堅克難,扳回局面。

質量標准缺失、專利意識淡薄、科技研發滯後……這些是中國中醫藥發展的頑疾,制定細致的中藥質量標准體系迫在眉睫。



在國際化的當下,中醫藥產業也要主動加大科研投入、注重用戶體驗、不斷開發新產品,提高國產中藥產品在市場的競爭能力。

今年年初,,提出要扎實推進中醫藥繼承,同時,加強中醫藥科學研究,著力推動中醫藥創新。業內專家也呼吁,中醫藥產業發展,要繼承傳統和加強創新兩條腿走路。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