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中国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市场空间预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中医在“治未病”上有明显的优势,行业潜在的增长空间大。中医强调整体观、辨证论治,认为疾病产生的原因是阴阳平衡受到破坏,应从整体的角度对疾病进行治疗和预防。中药即按中医理论的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中药以中医的脏腑经脉理论为核心,以君臣佐使为配伍原则,辅以四气五味、升降沉浮之法;在生产工艺上,采用物理方法,尽量保留天然药材的药性,按病情需要和药性特点,将多味药物配合同用,利用药性的配伍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在药物疗效上,中药的药效及治疗周期长,但是副作用小、治标治本,克服了西药副作用大和易反弹复发的缺陷。因此,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疾病上有明显的优势。据统计,2014 年我国中药行业的规模为2843.2 亿元,预计2018 年将达到5931.7 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


中医和西医的区别


 

2010-2019年中药市场规模及预测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中药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一、中国中药行业市场概况


    个体化治疗是未来趋势,中药方重启蓬勃发展之路。19 世纪50 年代以前,中医遵从辨证论治,以可随症加减的汤剂治疗为主,药材为各道地产区的药农采、摘、挖的野生药材。从50 年代开始,中成药以其便于携带、储存和规模化生产的优点得到重视,中药治疗逐渐演变为规范化治疗,至90 年代,中药行业追求中药现代化,中成药已经占据中药的鳌头,汤剂使用量萎缩至15%,中成药的规模化生产也推动药材实现人工规模种植。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大健康”产业建设的支持和人们对个体化治疗的渴望愈加强烈,汤剂的使用量将进一步上升,对药材质量的要求也会提高。2014 年中药溯源工程开始推广和试行,药材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监控,这将促进中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中药行业发展趋势


    相比于其他医药子行业,中药具有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治未病”疗效优势。中医文化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的《皇帝内经》到医药典籍的巅峰《本草纲目》,中药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素材和临床实践,为中药新药的研究开发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中药材从《黄帝内经》记载的365 味发展至今,已达到12807 种,中成药方达5000 余种,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用途构成了中药的资源优势;同时,历史传统积累了大批中医的忠实使用者,随着人类崇尚自然疗法的心态日益增强和人们对中药认识的加深,中药将显示出强大的传统优势。在疗效方面,中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方面优势突出,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药将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需求将进一步上升:据统计,40 岁以上者,年龄每增大10 岁,对中药的认可度就提高8%;近十年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提升较快,目前慢性疾病导致了45.9%的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已达60%以上。此外,2015 年中药利好政策频出,国家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和《中药材保护与发展规划(2015-2020 年)》的发布也将推动中药行业大发展。


中药未来的发展动力



    优质药材资源是中药产业链的关键。中药产业的上游是药材的种植,药材可以分为大宗药材和名贵药材。中药产业不同于其他行业,药材的质量和等级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疗效和价值。中药轻加工、重药材,产品的价值依赖于优质药材,特别是名贵药材的可获得性。药材资源是中药企业的重要竞争领域,能将产业链延伸至上游、掌握名贵药材等优质药材资源的企业将成为未来的领军企业。中药的中游主要为中药饮片厂和中成药厂,其中,中药饮片的新型药物中药配方颗粒近年来异军突起,发展迅猛。中药主要销往医院、药店和商超。


中药行业的产业链



    中药产业包括中草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大支柱产业。中草药材指中医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部分药材具有“药食同源”的特点,可直接用于食品和保健品;中草药材经过按中医药理论、中药炮制方法加工炮制后制成中药饮片,其中,中药饮片颗粒是将中药材进一步提取和浓缩而成的单位颗粒,具有不需煎煮、卫生方便等优点;单味或多味的中药饮片精制后即为中成药,包括用中药传统制作方法制成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和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中药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在三种加工药品中,中药配方颗粒毛利最高,达到70 左右,其次为中成药50%,传统饮片的毛利最低,约为30%;中成药在中药产业的份额最大,2014 年其行业规模占比为77%,其次是中药材和中药配方颗粒,占比分别为21%和2%。


中药产业的三大支柱行业



中药产业链价值解析及2014 年细分行业规模占比



二、中国中草药材市场现状及预测


    文化源远流长、药材资源丰富是中草药材发展的有力支撑。中草药材是中药发展的源头,中国传统药学奉神农为始祖,古典药学书籍也常以“本草”命名。中国对“本草”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上千种本草文献,数千种本草药物和几乎三百种“古本草”专著,形成了中草药材独特的文化内涵,从最初《神农本草经》记载的365 种药物,到现在发现的中草药物资源已达到12807 种。中国是世界上天然中草药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有十大道地药材产区,种类繁多、蕴藏丰富。


我国十大道地药材产地分布



    伴随自然疗法的潮流,中草药材前景乐观。国际对中药,尤其是植物药的需求近年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国际市场的植物药已达400 亿美元的份额,每年都以近2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球有40 亿人使用中草药产品,占世界总人口的80%。中国中草药2014 年的市场规模为601 亿元,同比增长27.6%,占中药市场的比例为22%;2010-2014 年中草药市场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7%,预计2015-2019 年市场规模继续稳步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


各国/各地区对植物药需求规模


2010-2019年中国中草药市场规模及预测


    中草药材具有道地性,最初依靠产区农民采、摘、挖野生药材,产量有限,但是药材质量好。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出现人工种植,至今,大部分的中药材已经实现规模种植化种植,然而药材质量也因此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按照中草药材的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可以将其分为四大类。其中,野生且多年生的药材多为名贵药材,其资源稀少、药效明显、价格在近年上涨趋势明显;而可以人工规模种植且生长周期为1 年以下的药材多为大宗药材,其产量因市场行情的变化而变化,价格容易发生较大的波动。


中草药材的分类



    大宗药材价格波动大,成功布局种植源头的企业能保持高利润率。大宗中草药材能实现人工规模化种植,其生长周期短,约为一年,对气候环境要求低,种植广泛,因此药材资源容易取得、价格较低。大宗药材一般要经过多次的交易和流通,才能到达中游的生产厂商或下游的消费终端,因此流通渠道长、交易成本高、价格易波动。供需缺口、新用途的发现、自然灾害和利好政策都可能导致药材价格上升,从而影响药企的产量和利润率。其中,药材对外依赖大的药企因为药材价格的上升而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而药材原料能自给自足的企业能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维持高产出和高利润率。


大宗药材的流通



    名贵药材疗效好,需求刚性,市场增长空间大。名贵药材主要有人参、石斛、三七、雪莲花、川贝母、野山参、燕窝、天麻、灵芝、何首乌、砂仁、鹿茸、麝香、冬虫夏草、阿胶等。名贵药材的生长对气候环境的依赖性强、产地少,难以再生、生长周期长,由此造成其具有较高的稀缺性。据《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统计,1987 年珍稀濒危的野生中草药约150 种,1999 年已上升至上千种。如目前最顶级的名贵药材野山参,一根市场价格为几百万元,据估计,每个名贵药材都有几十亿至几百亿不等的市场空间。


    能够掌握名贵药材资源,打造高端滋补类品牌的企业是未来的行业领军者。贵重药材的流通模式不同于大宗药材,其一般不被用做中成药的原料,而是直接加工成滋补品销往消费


    终端。高端滋补品“重药材、轻加工”,药材种植和加工的显性成本普遍较低,而以这些为原料的高端滋补品品的市场价格可以增至10 倍左右,如人参生药生产的显性成本每公斤为150 元,制成人参滋补品的市场基本价位达到1500 元。因此,未来能够掌控稀缺名贵药材,从而打造高端滋补品品牌,并且成功营销的企业,成长空间大。


中名贵药材流通模式图



名贵滋补品利润空间大



    冬虫夏草是高海拔地区特有的珍贵野生物种,在全世界仅存于中国、不丹、印度和尼泊尔四国。我国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海拔在3000~5000 米的高海拔地区是冬虫夏草主要产区,采集量大概占全国 80%以上。冬虫夏草可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滋补肺肾,对肺癌、肝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对肺虚久咳、气喘、肺结核咯血、盗汗、肾虚腰膝酸痛、遗精、神经衰弱及化疗、放疗后的红细胞下降都有疗效,目前主要应用于肿瘤放化疗后的免疫调节及养生保健。近年来,随着冬虫夏草的营养价值被开发,其价格逐年上升,从80 年代的1000 元/kg 增至目前的19 万元/kg,消费规模也稳步上升,预计2018年其规模达到235 亿元。


我国冬虫夏草主要产区份额


2009-2018E中国冬虫夏草消费规模



冬虫夏草的价格和产量变化


三、中国中药饮片行业现状及预测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辨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的制成品。中药饮片可直接作为药剂配方服用或直接服用,或进一步加工为中成药产品。中药饮片的炮制技艺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其历史可追溯至《黄帝内经》中的记载。炮制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净制、切制、干热炮制、湿热炮制四大类,通过炮制,能调整中药材的四气五味、升降沉浮、增加效性、减少毒性,炮制技艺是决定中药饮片质量优劣的重要因素。中药饮片是中医体系最早的药物形式,至今,依然是中药行业发展速度最快的领域。2007-2013 年中药饮片的行业销售规模几乎保持着25%以上的增速,2013 年的行业收入达到1259.3 亿元;同时,中药饮片企业的数量自2011 年不断上升,目前约有981 家企业,企业利润总额也快速增长,2005-2014 年间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3.8%。


中药饮片炮制的模式图


2007-2013年中国中药饮片的行业销售收入规模


2004-2015 年中药饮片企业数量

2003-2014 年中药饮片企业利润总额


    中药配方颗粒又称免煎中药颗粒,是指以中药材为原料,经过炮制、提取和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供临床配方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和传统中药饮片在各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在药效上,中药配方颗粒仍满足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需要,但是药效可能不及“群药共煎”的传统饮片。在价格上,中药配方颗粒的价格相对较贵,为中药饮片的2-2.5 倍。,中药配方颗粒行业的政策壁垒高,进入门槛高,目前只批准了6 家试点企业(现已合并成5 家),企业的竞争压力小;中药配方颗粒在能在生产、,全程GMP ,有利于行业的规范发展。中药配方颗粒在近年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从2006 年至2012 年,中药配方颗粒在中药饮片的市场份额由1.2%上升至3.3%。


    中药配方颗粒在我国中药市场中的占比尚不足2%,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至今,我国共批准了6 家中药配方颗粒企业,分别是天江药业、广东一方、华润三九、红日药业、新绿色制药和培力制药。天江药业收购了广东一方,中国中药在2015 年收购了天江药业,呈现出共5 家企业、中国中药一家为大的局面。2013 年,中国中药的市场份额为50%,随后是红日药业16%,其他三家份额均在10%左右。从收入增速来看,红日药业近年增长最快,2008-2014 年收入从1 亿元增至12 亿元,GAGR 达到123%;从各家企业的优势来看,华润三九的医院终端优势和红日药业独特的自动化中药房优势突出。医院终端具有排他性,各家中药配方颗粒的品种都充足,都在500 种单味以上,因此一般一家医院只维持1~2 个供货商,华润三九处方药销售网络覆盖全国5000 多家医院,能为配方颗粒的销售提供巨大的支持;而红日药业借助独特的自动化中药房优势,收入增速迅猛,市场份额迅速提升,由2008 年的2%上升至2013 年的16%。

2010-2019 年中药饮片行业规模及预测。



2010-2019E 我国配方颗粒的规模


中药配方颗粒5 家试点企业的对比


中药配方颗粒部分企业销售收入规模(百万元)


    四、中成药市场规模预测


    中成药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材料,按照一定的方剂和精制工艺加工而成的可以直接使用的制剂。中药的历史悠久,从历代医药典籍中记载的方剂达十万多种,其中除了汤剂等少数剂型外,大部分是中成药,包括用传统制作方法制成的丸、散、膏、丹等剂型和用现代药物制剂技术制作的片剂、针剂、胶囊、口服液等专科用药。从先秦时期《黄帝内经》记载的“内经十三方”,到现今积累的十万多种方剂、全国2000 多家中成药生产厂家,中成药的发展经久不衰:根据PICO 的数据,2010-2014 年,中成药在城市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销售额以年增长率12%以上的速度在增长,2014 年总销售额达到7294 亿元;同时,中成药企业数量自2011 年也不断上升,企业利润总额近5 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达27%。


中成药发展的沿革


中成药在城市公立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的销售额及增长率


2003-2015年中成药企业数量


2003-2014年中国中成药企业利润总额的变化趋势


    中药优势愈显,对化学药替代率逐年上升,未来前景广阔。中医治未病理念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方面,强调重视保养身体,顾护正气,提高机体的抗邪能力,以达到未生病前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后防止病情的进一步发展,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的目的。中成药涉及广泛,且具有副作用小、多成分多药效等优点,目前在各专科疾病都得到应用,并且对西药的替代率在逐年上升,2009 年至2014 年中成药销售规模6 年复合增长率达10%,而化学药只有9%。,2014 年中国中成药的市场规模为2190 亿元,预计2019 年达到4293 亿元,GAGR 为14%。


2009-2014 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化学药和中药的销售规模(亿元)


2010-2019年中国中成药市场规模及预测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