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拾遗】“蒿”不逊色:六安市级非遗--蒿子粑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舌尖上的记忆

恋你如昔



      在中国古代,每逢寒食节,人们便不生火做饭,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无需加热的食品。蒿子粑粑是皖南一带的小吃,因其色调而得名。用清明前后才有的一种艾草的汁拌进按比例配好的糯米/粘米/面粉里,手工揉匀,再根据各人喜好包裹进不同的馅料蒸制而成。

       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安徽江淮,江南一带的百姓们便开始制作蒿子粑粑。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蒿子粑粑作为这一天的传统料理,老一辈的人的说法是,"三月三"是一切亡灵的节日。这一天家家人人吃蒿子粑,为的是纪念死者,同时祝愿人人健长寿,不为邪恶所侵。



      作为制作蒿子粑粑不可或缺的食材之一的“蒿子”,其实是一种名为蒿草的草本植物,俗名粑蒿,叶面呈绿色,叶底微白带绒毛。入春后,生长于低岗野地,被人们采撷后捣碎,浸泡,去汁,揪干,然后用糯米粉加水拌和,也可加进腊肉等佐料,混合在一起做成圆粑粑。

       食用蒿草有很好的食补效果,据《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因此,蒿子粑粑既是一种美味的食物也是一种很好的食补物品。



       不同的地区,有着不一样的蒿子粑粑。但有着共同的特点--味美好吃,做法也易上手。在安徽江淮地区的普遍做法是用米面(通常用非糯米面,原因是糯米粉粘牙,口感是普通米面为佳)、春季采下的质嫩味鲜的蒿叶尖、腊肉丁作为食材。然后用开水将蒿叶焯一下(去苦味),过冷水冲凉,拧干(以此法除去大量的墨绿色汁水和细毛,这样做出来的蒿子粑粑就不会太黑)。也可将蒿叶以洗净后钟子或鹅卵石冲碎,直至流出蒿草汁,再将锤好的蒿草放入装用清水的脸盆中,淘净捞出。再将蒿叶切碎,与腊肉丁一起同早先准备好的米粉均匀拌匀,和水,调入少许盐搅拌。蒿叶不能放太多,以三四蒿叶成比八九成米面最好,然后加温水捏成圆形扁扁的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可炸可蒸,味道都十分好。并炸至边缘泛出金黄色即可,外面的皮香酥无比,里面的味道很绵长,清香扑鼻,回味无穷,让人爱不释口。



       关于蒿子粑粑有着这样的说法,据说神农尝百草时代,先民们就知道蒿子可以食用了。祖先从九江来到鄂东南的,那还是明代嘉靖年间。1525年,朱氏皇帝把族人强制迁徙到人烟稀少的幕阜山北麓。先人背着干粮、农具、种子、行李、炊具,携妻子儿女,在官兵的押解下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水路是从九江逆流而上,到韦源口进入大冶湖。不知那时有没有大船供先民乘坐。徒步则是从瑞昌到兴国州(今阳新),期间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最后定居在南山柯近溪。也是今天的大泉沟风景区的半山腰上。先人嗜食大米、豆类,间或在麦收季节吃一些面坨子。在迁徙的路上,每到吃饭时间,埋锅造饭,然后继续赶路。到了下雨,或柴火找不到的地方,就吃干粮。蒿子粑是少不了的。除了冬天,蒿草一年三季都有。农妇把大米磨成粉,掺水,和切细蒿子,揉成面团,再捏成一个个圆饼,上笼屉蒸熟。多做一些蒿子粑,带在行囊里。孩子饿了,就给他一个。先人们一路就这么走过来了。因此一直到今天,故乡还有吃蒿子粑的习惯。



        还有一种说法是:古代山民所生活的地方山高林密,毒蛇较多,时常伤人。为防蛇出山伤人,老祖先研制一种以艾蒿为主要成份的药物,拌上香甜食物,扎入蛇洞让蛇来吃,蛇吃了会死去,这种风俗叫扎蛇眼。同时,还编成对巴句敬告人们:"三月三,蛇出山,蒿子粑粑扎蛇眼。"后来,人们用蒿叶拌米粉做成粑粑,在三月初三这天吃。据说,吃了三月三的蒿子粑粑,进山劳作,出门办事,就不会遭遇蛇咬伤,而且一路平安,凡事吉祥。



       不论传说真假与否,蒿子粑粑这样的美食的产生无疑离不开先人们的智慧和辛勤劳作,生活在现代的我们,在享受着美食的时候,都应该在心里默默感谢着他们,感谢他们留下的“财富”。



--END--

责编:牛国云

图片来源:网络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