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警惕|如果你是“电镀人”,这份防中毒注意事项你一定要看!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电镀是有毒有害的作业工种之一,

生产要使用大量的酸、碱、盐、

重金属和易燃、易爆及危险化学品等原料,

并产生危害人体健康和污染环境的

废水、废气、废渣,

这必然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

稍一疏忽就容易发生事故。

去年,深圳本地就发生了这样一起悲剧...

▼▼▼

事故警示

2016年5月2日22时,深圳市宝安区沙井一公司发生单员工中毒事故,该公司一员工在二楼电镀车间底铜缸处作业时,疑因中毒呕吐,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该公司主要经营从事表壳、表带、首饰、眼镜框、眼镜、工艺品及其它日用五金制品的电镀和加工业务


放眼全国,电镀企业有近万家,

可不少电镀生产安全管理都存在问题,

希望大家能引起重视!

 在此,松仔再絮叨一遍

有关电镀岗位安全的防中毒注意事项,

相关企业一定要注意听哦!

电镀行业作业中会引起中毒的种类

有毒物质能通过

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个途径进入人体,

可能造成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1

  氰化物中毒

在电镀铜、锌、银、金、铜合金和退镀中,氰化钠、、氰化亚铜、氰化锌、和等氰化物被广泛使用。


氰化物颗粒、粉末及含氰溶液,遇酸或受潮会分解产生更易致人中毒的氰化氢气体。若含氰镀槽的布置、含氰废水的排放和通风管路等存在缺陷,可能会产生氰化氢。


因为氰化物使用不当、通风不良和管理不善,导致作业场所产生大量氰化氢气体,造成人员急性中毒,最终酿成伤亡事故。


警示案例


2003年10月,浙江温州某刀具公司发生了一起中毒事故,该公司在对废水处理设施进行检修时,检修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进入深达4.5m的还原反应池内,发生中毒,由于盲目施救,先后有5人进入该池内,最终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导致事故扩大化。


事后检测发现:

池内氰化氢等气体的浓度严重超标。


2

  有机溶剂中毒

电镀生产有时需要使用三氯乙烯、汽油、煤油、二甲苯、酒精、天那水、二氯甲烷(用于退漆剂)、油漆、电泳漆和油墨等有机溶剂。


使用时有机溶剂大量挥发,人体吸入后会引起中毒。如三氯乙烯在清洗槽内呈蒸气状态,若冷却不足或零件带出,会在空气中达到较高浓度,直接影响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喷漆、电泳、油墨涂敷、退漆和零件清洗等作业,通常为近距离的手工操作,难以做到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有效隔离。若缺少良好的通风和个体防护用品,就会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吸入也会导致慢性中毒。


3

  酸雾中毒

硫酸、硝酸、盐酸和在电镀中应用广泛。


酸铜溶液因空气搅拌会形成酸雾;盐酸除锈会逸出HC1气体;高浓度的会挥发出HF气体;浓硝酸退挂具和零件,会产生NO等氮氧化合物。


作业人员吸入酸雾会造成呼吸道刺激、炎症和肺水肿,严重者会导致死亡。长期接触各类酸雾还会引起各类病变。


警示案例


某电镀厂使用硝酸退挂具,操作人员麻痹大意,贸然在硝酸中加入大量尿素而产生大量氮氧化合物,因缺少安全防护措施而当场昏死,送医院后不冶。


4

  铬雾中毒

铬会产生铬雾,若未添加抑雾剂则情况更为严重。现场缺少通风措施和个体防护用品,铬雾进入呼吸道,就会引起急性呼吸道刺激和产生慢性影响。


5

  其它

次氯酸钠溶液常温下易分解,遇酸则分解更快,释放出剧毒的氯气。误食含金、银、铜、铅等物质可能引起重金属中毒。


对镍有过敏反应的人员,直接接触镀镍溶液,很可能引起皮肤炎症和湿疹,被称为“镍痒症”。


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引起中毒,

严重还危及生命!

那么,在作业中应该怎样做好预防?

快跟松仔一起学起来!


防中毒安全技术措施

 厂区平面布置 

(1) 厂房和化学品库房应与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场所分开设置,且保持安全距离。


(2) 高毒有害作业与低毒无害作业应相对分离布置。


(3) 含氰镀槽应与酸性物质保持安全距离,或有效隔离。


(4) 剧毒品库房应远离热源、电源、火源、水源和居民区,宜靠近使用场所。


(5) 喷漆等易燃易爆生产部位宜设置在单层厂房靠外墙或多层厂房的最上一层靠外墙处,与周围的距离应符合规范要求。


防毒措施

(1) 剧毒品的储存和使用场所应设防盗报警装置,且建筑结构完整,门窗严密,禁止无关人员入内。


(2) 剧毒品的包装容器和包装袋不许随便丢弃,应消毒后由供应商回收,专用的分取容器应存放在库房内。


(3) 改革工艺,尽量使用低毒无害的工艺和物质,采用低氰或无氰的生产工艺。


(4) 电镀生产应机械化、自动控制,有毒物质生产装置应密闭化,以减少人员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并避免氰化物与酸类物质混合、接触。


(5) 改善通风状况,喷漆、电泳和油墨涂敷等岗位应采用正压送风,酸雾、漆雾、有毒气体和粉尘等应吸收处理或高空排放。


(6) 严格控制工作温度和电流密度等。


(7) 配备氰化物中毒的急救药物,如亚硝酸异戊酯。



 


内容来源网络

内容编辑平安松岗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如需转载,请注明以上来源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