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产渔药虚拟社区

中药材:旱半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药材名称:半夏 


别名:旱半夏,三叶半夏
采收加工: 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用药部位:块茎 
产地:四川、湖北 
原植物:天南星科 半夏 
多年生小草本  

高15~30厘米。块茎近球形。  

叶出自块茎顶端,叶柄长6~23厘米,在叶柄下部内侧生一白色珠芽;一年生的叶为单叶,卵状心形;2~3年后,叶为3小叶的复叶,小叶椭圆形至披针形,中间小叶较大,长5~8厘米,宽3~4厘米,两侧的较小,先端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光滑无毛。
 肉穗花序顶生,花序梗常较叶柄长;佛焰苞绿色,长6~7厘米;花单性,无花被,雌雄同株;雄花着生在花序上部,白色,雄蕊密集成圆筒形,雌花着生于雄花的下部,绿色,两者相距5~8毫米;花序中轴先端附属物延伸呈鼠尾状,通常长7~10厘米,直立,伸出在佛焰苞外。花期5~7月。

 浆果卵状椭圆形,绿色,长4~5毫米。果期8~9月。

药材:本品呈类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径1~1.5cm。表面白色或浅黄色,顶端有凹陷的茎痕,周围密布麻点状根痕;下面钝圆,较光滑。质坚实,断面洁白,富粉性。无臭,味辛辣、麻舌而剌喉。 清半夏:为椭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片状,切面淡灰色至灰白色,可见灰白色点状或短线状维管束迹,有的残留栓皮处下方显淡紫红色斑纹。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呈角质样。气微,味微涩、微有麻舌感。 姜半夏:本品为片状、不规则颗粒状或类球形。表面棕色至棕褐色。质硬脆,断面淡黄棕色,常具角质样光泽。气微香,味淡、微有麻舌感,嚼之略粘牙。 

清半夏切片: 

法半夏: 

清半夏,皮淡黄,断面粉白无角质,光滑。粉末嗅之呛鼻,味辛辣,嚼之发粘,麻舌而刺喉。以个大、皮净、色白、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中国药典》规定断面略呈角质样,不符合生产实际。清半夏制作过程中不经过水煮,淀粉不会糊化,因此也不会出现略呈角质样的断面。习用清半夏未完全按《中国药典》方法炮制,增加了水煮过程,因此呈角质样。
角质清半夏:
 清半夏:以个小、去皮不净、色黄白、粉性小者为次。
【本经下品 半夏 味辛平。主伤寒寒热,心下坚,下气,咽喉肿痛,头眩胸胀,咳逆肠鸣,止汗。 地文, 水玉。】
味辛,气平,入手太阴肺、足阳明胃经。下冲逆而除咳嗽,降浊阴而止呕吐,排决水饮,清涤涎沫,开胸膈胀塞,消咽喉肿痛,平头上之眩晕,泄心下之痞满,善调反胃,妙安惊悸。
人之中气,左右回旋,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在下之气,不可一刻而不升;在上之气,不可一刻而不降。一刻不升,则清气下陷;一刻不降,则浊气上逆。浊气上逆,则呕哕痰饮皆作。一切惊悸眩晕,吐衄嗽喘,心痞胁胀,膈噎反胃,种种诸病,于是生焉,而总由于中气之湿寒。盖中脘者,气化之原,清于此升,浊于此降,四象推迁,莫不本乎是。不寒不热,不燥不湿,阴阳和平,气机自转。寒湿偏旺,气化停滞,枢机不运,升降乃反,此脾陷胃逆之根也。安有中气健运而病胃逆者哉。甲木下行而交癸水者,缘于戊土之降。戊土不降,甲木失根,神魂浮荡,此惊悸眩晕所由来也。二火升炎,肺金被克,此燥渴烦躁所由来也。收令不遂,清气堙郁,此吐衄痰嗽所由来也。胆胃逆行,土木壅迫,此痞闷膈噎所由来也。凡此诸证,悉宜温中燥土之药加半夏以降之。其火旺金热,须用清敛金火之品。然肺为病标而胃为病本,必降戊土,以转火金;胃气不降,金火无下行之路也。半夏辛燥开通,沉重下达,专入胃腑而降逆气。胃土右转,浊瘀扫荡,胃腑冲和,神气归根,则鹤胎龟息,绵绵不绝竭矣。
血原于脏而统于经,升于肝而降于肺。肝脾不升,则血病下陷;肺胃不降,则血病上逆。缘中脘湿寒,胃土上郁,浊气冲塞,肺津隔碍,收令不行,是以吐衄。此与虚劳惊悸,本属同原。未有虚劳之久,不生惊悸;惊悸之久,不生吐衄者。当温中燥土,暖水敛火,以治其本;而用半夏降摄胃气,以治其标。
庸工以为阴虚火动,不宜半夏,率以清凉滋润之法,刊诸纸素,千载一辙,四海同风。《灵枢》半夏秫米之方治目不得瞑(在"邪客篇"),《金匮》半夏麻黄之制,绝无解者。仁人同心,下士不悟,迢迢长夜,悲叹殷庐,悠悠苍天,此何心哉。
洗去白矾用。妊娠姜汁炒。
【性味】 辛,温;有毒。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功能主治】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用法用量】 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酒调敷患处。
【注意】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